網站動態
藝術的素養遠比學習更多的演奏技巧
音樂其實無關正確和錯誤,某些人不喜歡一類風格的音樂,這沒有關系。但需要不斷拓寬和汲取多樣的音樂知識,提高音樂素養。北京聲樂高考培訓教授表示除了練習,沒有任何捷徑可以換來演奏水平的提高。
孩子應該在很小的年齡被給予一些高雅的音樂培養。那時候他們還沒有受到很多來自家庭、教學、社會的影響,對于音樂的感受是最誠實的。培養音樂或藝術的素養遠比學習更多的演奏技巧重要。英國學校偏重音樂,美國學校偏重體育。對于中國孩子來說,參加樂團或體育社團是非常明智的。
用心的去體會自己演奏的音樂。一首曲子用冰冷的心和完美的技巧演奏出來,遠不如那些擁有豐富情緒張力卻彈錯或吹錯一些地方的曲子優美。在美國公立學校,學生10歲左右的時候,由老師根據其特點來推薦樂器是非常正常的。比如你個子高、手長那么你來吹長號,你個子小那么你可以吹木管。在中國,更多的家長會因自己崇拜的音樂家,為孩子選擇了樂器。比如看見朗朗就讓孩子學鋼琴,聽過《回家》就讓孩子學薩克斯,這是不好的。學習音樂的同時,不要忘記給自己多一點音樂熏陶。比如在家中或車上放一些與自己所學器樂相關或無關的音樂聽。
有條件的情況下,建議一家人去音樂廳。每聽一場音樂會,都會讓你對音樂有全新且更高層次的認識。作為對孩子的培養,才藝并非學得越多越好,并非會的樂器越多越好。學習一門樂器,無論是薩克斯,長笛等等,既不要有壓力,也不要作為簡單的娛樂。應把學習器樂視為基礎性美育,和自身素養提高的手段。
據統計,不喜歡或者不太喜歡學習樂器的孩子,大概占調查總數的90%。但絕不要放棄對這90%孩子的培養,往往人才出自其中。所有人都能學鋼琴,并非只有手大才可以。鋼琴琴鍵是為世界上千千萬萬普通人而設的,不是為姚明設的。如果為了考學而學習聲樂,建議在初中變聲期過后或高中的時候開始。
吹奏類樂器不會把你的肺吹“炸”,反而對你的氣息與肺活量非常有好處。參加樂團一起配合演奏遠比一個人的獨奏快樂。0-3歲的時候,最關鍵的是營造藝術啟蒙的環境氛圍,不要接觸任何樂器,否則徒勞。4-6歲的時候,可以逐漸接觸小提琴,鋼琴。小學或中學,北京聲樂高考培訓教授建議學習一些管樂、比如薩克斯、小號、圓號、次中音號、單簧管(黑管)、長笛、以及各類打擊樂等。大學建議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樂器類社團,并學習一門喜歡的樂器,比如薩克斯,吉他等。退休的老年朋友,建議培養器樂或聲樂愛好。通過學習音樂,調節情緒,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。